2月26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聚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3年工作規劃情況。
《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聚焦“突破基礎設施十大建設、突破民生改善十大工程、核心城區品質提升”等工作要求,加速推進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提升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兩項重點工程,有序推進“十大區片”改造。市住建局將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保質保量完成7條城區主干路、26個老舊小區和城區雨污分流提質改造,以城市更新行動帶動十大區片改造,奮力開創城市建設發展新局面。
加速實施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提升改造。2023年計劃加速實施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提升改造,一是對7條城區主干路和6條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結合道路改造,同步推進道路地下雨水、污水、自來水、熱力等管路綜合改造。二是全面推進城區雨污分流提質改造。結合前期已有的市政排水普查及調研成果,合理優化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分流方案,優化改造金泉河兩岸污水管路,打通污水管路阻點堵點,準確糾偏城區污水管路漏接、混接點,力爭盡早實現城區雨污分流改造。三是實施老舊小區內電力、熱力、自來水等管路改造。對老百姓反應比較強烈的部分老舊小區電力設施進行改造,提升老舊小區夏季供電可靠性;對老舊小區內的地下自來水、熱力管路進行提升改造,解決居民小區管網年久老化,跑冒滴漏的問題。
扎實做好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關乎百姓安居樂業和生活質量,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實際效果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因地制宜增加了便民服務設施等配套設施;增設了停車設施緩解停車難問題;整治小區及周邊綠化環境,營造優美宜居的生活空間;改造或建設休閑場地,為鄰里交往、居民活動提供公共空間,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今年,計劃對全市4個區片進行改造。改造分為基礎設施修繕、配套設施齊全、居民出行暢通、居住環境美化、居住條件改善等五大類工程。通過一系列改造,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滿意、更舒心,讓群眾在新環境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序推進十大區片改造。十大區片包含溫泉養生區片、生態濱河區片、羅峰古鎮區片、中央商務區片、天府大道區片、一品湯城區片、金城故里區片、魁星文化區片、財富金都區片、幸福夢芝區片。十大區片改造是我市2023年城市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動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2023年計劃先期啟動溫泉養生、羅峰古鎮、一品湯城、生態濱河、中央商務等五個區片改造。將堅持以項目為抓手,以產業、功能、服務、要素的集聚優化加快區片崛起,積極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力爭跑出更快的速度,提升區片改造后的經濟輻射帶動力。
答記者問——
記者:請問2023年城區地下綜合管線提升改造主要改造什么內容,大概何時完工?
發言人:2023年計劃對城區羅峰路、初山路、鑫匯路、夢芝路、招金路、金城路、永照路等7條道路和金水橋兩側小巷、國大路與金龍路交叉口周邊支路、福泉路、永樂街、東關商業街、水療東路等6條小巷進行改造。結合道路提升改造,全力實施城區雨污分流提質改造。同時結合城區道路和背街小巷改造,同步對部分居民小區地下老化的自來水管路、熱力管路、電力管路等進行改造,解決管網年久老化問題。目前已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第一時間處理解決工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全程參與項目管理,科學制定施工計劃,確保項目開工后壓茬推進,按序施工。道路改造是市民關注的民生工程,社會關注度高,市住建局將嚴格控制工程質量,落實好勘察,設計,建設,施工,監理等五方主體責任,施工中加強各工序監管,加強材料檢測和施工現場檢測,確保道路改造質量,用心打造我市城區道路的黃金品質。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手續辦理、招投標等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計劃3月份開工,10月底前全部完工。城區道路提升改造后,我市城區道路面貌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記者: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有效改善了我市居住環境,那么請問今年老舊小區改造哪些小區,有什么改造內容呢?
2023年計劃對天府區片、河東區片、金都花園區片、羅泉區片共4個區片(26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惠及居民4856戶,改造建筑面積約46.42萬平方米。主要是對小區內進行雨污排水改造、道路更新、綠化、公共照明改造、公共樓梯間墻面粉刷、更換落水管、外墻復新、屋面防水、無障礙及適老化改造、安裝充電樁設施、增設停車位、非機動停車棚及充電設施、健身器材、信息發布設施等便民設施,力求從根本上解決老舊小區臟亂差的狀況,使小區整體環境得到顯著提升。目前已完成前期現狀調研,正在進行項目招投標及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市住建局將嚴格按照程序完成設計、工程、監理的招投標,并擇選經驗豐富的單位參與工程實施,以確保工程能夠高效、保質完成。項目開工后,將重點強化工程建設管理,在老舊小區改造實施中嚴把工程的“協調、進度、安全質量”三關。首先做好項目施工協調工作,妥善處理施工企業與居民群眾的關系,盡最大努力減少施工期間對居民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其次倒排工期計劃,優化工期安排,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最后還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安全第一、警鐘長鳴。同時嚴把施工現場材料進場、控制、驗收等工作,確保將改造項目打造成群眾放心滿意的“民生工程”。(記者 王志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