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趙麗梅委員: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提案”收悉,首先,衷心感謝您對我市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注與支持!您的提案中從加強宣傳、監管、從業人員培訓三個方面,提出了中肯、寶貴的意見建議,對進一步提升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相關科室進行專題研究,結合工作實際,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強化宣傳引導,構建農村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市市場監管局始終將食品安全宣傳作為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意識的重要抓手。
一是開展食品安全主題宣傳活動。以“食品安全宣傳周”“3?15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五進”等食品安全活動為契機,在農村地區累計發放宣傳手冊、食品安全應知應會、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等資料2萬余份,通過通俗化內容講解、現場咨詢答疑等形式,推動食品安全知識深入農村千家萬戶。
二是強化校園食品安全普及力度。針對農村學校師生群體,發放《校園食品安全知識手冊》4050冊、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明白紙5200張,組織食品安全宣講團深入農村學校(幼兒園)開展“食品安全第一課”活動,以典型案例教學、趣味互動問答等沉浸式體驗,提升未成年人食品安全辨別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
三是構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格局。創新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服務惠民生”活動12場次、校園食品安全開放日活動4場次,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群眾代表62人次,實地參觀農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通過零距離接觸監管流程、現場見證檢測環節,構建“透明化”監督體系,切實增強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認同感。
二、織密監管網絡,夯實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根基
一是構建三級責任體系。依據《中共招遠市委常委會委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構建市、鎮、村三級監管網絡,通過責任層層傳導機制,形成“政府統籌主導、部門協同聯動、基層高效履職”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100%行政村(居)設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聘請771名協管員,將監管觸角延伸至鄉村每一個角落,切實打通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2025年4月,重新調整成立招遠市食品藥品安全專項工作機制,細化明確45個成員單位職責分工,通過定期聯席會議、聯合執法等機制,形成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合力。
三是完善社會監督網絡。依托12315、12345投訴舉報平臺,建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快速響應機制,對涉及食品安全的投訴舉報,及時響應、啟動、辦結并反饋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案件,在大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設立消費維權聯絡點,方便群眾就近投訴舉報。2024年以來,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訴舉報9754件,按期辦結率100%。
三、深化教育培訓,提高食品從業人員能力水平
為提升農村食品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責任意識,市市場監管局采取多措并舉開展培訓工作。
一是定期組織集中培訓。邀請食品安全專家、業務骨干,圍繞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加工操作規范、食品儲存管理等內容,分類別分批次對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協管員組織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有效提高農村食品經營者、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
二是創新推行“監管+培訓”融合模式。組建食品生產監管、流通餐飲監管、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三個專項幫扶領導小組,將培訓課堂延伸至日常監督檢查現場。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針對原料儲存不規范、臺賬記錄缺失等高頻問題,開展“發現問題—現場教學—實操指導”全流程幫扶,全年累計開展現場指導400余次。對存在問題的經營主體,適時“回頭看”專項培訓,通過復查整改成效與強化知識鞏固雙管齊下,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從“事后處罰”向“事前預防”轉變,實現監管效能與從業者能力雙提升。
三是積極拓展數字化培訓新路徑。依托“山餐安”“特食界”等線上學習平臺,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專題培訓20場次,有效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方便食品從業人員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有效規范了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從業人員年度培訓學時不少于40學時,有效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再次感謝您對我市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將以此次提案辦理為契機,認真落實相關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切實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為廣大農村群眾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懇請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