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路慧杰、李佳凝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構建招遠市統一放心市場的建議”收悉,結合市場監管部門職責,現就“在市場內設立專業的食品安全檢測室,配備先進的檢測設備和專業檢測人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的建議,答復如下:
一、我市市場快檢室現狀
我市現建有新發地農批市場、河東農貿市場、陽光農貿市場、麗水苑農貿市場4處市場快檢室,配備有專兼職快檢員5人,快檢室配備安裝了操作臺、農殘快檢儀、多參數食品安全檢測儀等檢測儀器及恒溫箱、震蕩儀、超聲波清洗器等前處理設備,能夠對老百姓關心的食用農產品的農藥殘留、甲醛、瘦肉精等項目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通過市場公示欄、電子屏幕等實時公布,便于市民在選購食品時作為參考,接受社會監督。
二、市場快檢室的建設
(一)制度規范方面。2020年開始,根據煙臺市食安辦下發的《煙臺市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實施意見》、《煙臺市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規范》等文件的要求,市場監管局及時指導市場快檢室制定了快速檢測工作規范、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常用儀器設備及耗材表、食用農產品快檢室檢測工作流程圖、食用農產品快檢室試劑管理制度等制度。要求市場主辦方對進場的農產品進行合格證(根據最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要求為“承諾達標合格證”)的查驗,對沒有合格證的產品,市場主辦方要對其進行檢測,檢測合格,方可入場銷售。現4處市場快檢室每月對食用農產品的快檢數量都在1700批次左右。
(二)人員培訓方面。為確保快檢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市場監管局經常性的委托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山東安博檢驗檢測儀器有限公司等專業技術專家對市場快檢室檢測工作人員進行多方位培訓,切實提升市場管理水平與檢測人員的檢測技術。其中河東市場的快檢人員連續3年通過了煙臺市局的考核驗收。
三、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聚焦民生領域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執法。今年以來,我局圍繞燈具、兒童玩具、童裝、小家電等民生消費熱點領域,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執法行動,共計查辦抽檢不合格案件8起,罰沒款31.46萬元。通過對不合格產品的查處,有效遏制了問題商品流入市場,保障了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二是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針對電動自行車改裝等安全隱患,我局對銷售門店、維修網點開展排查,重點查處擅自改裝原廠配件、拆改限速裝置等違法違規行為。累計檢查經營單位20余家次,查處非法改裝案件1起,罰沒款1.69萬元,從源頭降低了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風險。
三是強化侵權假冒商品打擊力度。在商品流通領域,我局以重點市場、重點商品為治理對象,嚴厲打擊商標侵權等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今年已查辦商標侵權案件2起,罰沒款1400元,沒收侵權產品貨值1360元,切實維護了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打擊缺斤少兩、以次充好工作開展情況
(一)嚴查“鬼秤”規范計量秩序。我局采取不定時抽查方式,對農貿市場、流動商販等場所的電子秤進行檢查。重點核查設備檢定、改裝及鉛封情況,通過現場砝碼檢定等方式,累計檢查電子秤100余臺,發現未經檢定設備10余臺,同時要求市場設置公平秤并配備計量管理員,強化了計量管理效能。
(二)開展計量宣傳與惠民服務。結合“5.20世界計量日”,我局聯合市檢驗檢測中心開展宣傳活動,發放資料300余份,受理投訴咨詢16件,為群眾提供血壓計、金銀首飾等檢測服務40余次。通過“手機變砝碼”等活動,指導消費者識別“黑心秤”,提升了公眾計量意識。
(三)嚴打以次充好違法行為。在生產領域,我局針對建筑保溫材料、動力柜等工業產品開展執法檢查,嚴查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今年以來查辦相關案件3起,罰沒款及沒收侵權產品貨值共計6萬余元,有效凈化了工業產品市場環境。
下一步,我局將從以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強化執法震懾。對假冒偽劣、計量作弊、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保持“零容忍”,加大查處力度并定期公開典型案例,形成“查處一起、警示一片”的監管效應。二是深化科普宣傳。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消費維權知識普及,聚焦商品真偽識別技巧、計量防作弊方法等實用內容,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三是優化消費環境。以打造“安全放心、公平有序、服務優質”的市場為目標,推動形成“政府監管有力度、企業自律有自覺、社會監督有合力”的共治格局,切實保障群眾“買得安心、用得放心”。
再次感謝各位委員對我市市場建設的關注與支持,我們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健全市場監管機制,不斷提升市場的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