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七點左右,煙臺交運金都公司樓下突如其來的慌亂打破了平靜——員工張某突然捂住胸口,倒在地上,臉色瞬間變得青紫,失去了意識,情況萬分危急。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公司站務員楊青與駕駛員邱桂偉、王文韜、武雨錄、邱松波、張玉龍6名同志發現后立刻沖上前查看情況,確認張英俊失去意識、呼吸微弱。憑借著此前公司組織的急救培訓經驗,他們迅速判斷出張某是突發心梗。他們迅速分工:兩人負責解開張某的衣領,清理口腔異物,隨即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兩人則跪在另一側,輪流用雙手交疊,按照標準頻率用力按壓胸腔,一下、兩下、三下……每一次按壓都凝聚著救人的決心。兩人在旁觀察狀態、撥打急救電話,同時疏散圍觀人群保持通風。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對他們而言,這短短幾分鐘卻像一個世紀般漫長。汗水順著他們的額頭滑落,浸濕了衣衫,手臂因持續用力而酸痛顫抖,但誰也沒有停下動作。周圍的同事們緊緊攥著拳頭,默默為他們加油。
當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張某的胸廓已有了微弱起伏——這意味著大家的急救為后續治療贏得了最關鍵的“黃金四分鐘”。他們一邊協助醫護人員抬擔架,一邊快速說明情況:“已經按壓了約10分鐘,中間有過一次微弱呼吸……”直到救護車呼嘯而去,大家才松了口氣,相互攙扶著站起來,掌心和膝蓋都已磨得發紅。
目前,張某經醫院搶救已脫離生命危險,醫生說:“幸虧現場有人及時做了規范的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危急時刻的挺身而出,源于刻在骨子里的善良與擔當;專業規范的急救動作,源于日常積累的素養與責任。此次事件中的站務員和駕駛員用一場與死神的賽跑,詮釋了“同事”二字最溫暖的含義——不僅是并肩工作的伙伴,更是危難時刻能托住生命的雙手。他們的身影,是這個清晨里最動人的風景。(記者 原曉東 通訊員 于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