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奎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建議”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是加強鄉村診所建設和村醫配備。招遠市衛健局終將村衛生室建設作為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的重要抓手,立足我市實際情況,根據2.5公里醫療服務半徑要求,合理規劃我市199處一體化衛生室,共計配備230余名鄉村醫生,基本滿足每所村衛生室配備1-2名鄉醫的要求。同時極爭取與華醫網等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平臺開展深度合作,印發《招遠市“鄉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實施方案》《招遠市“鄉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工程”線上實施方案(2024-2026年)》等相關文件。截至目前,鄉村醫生能力提升線下培訓工程已開展9期,累計培訓1300余人次,涉及高血壓診治、腦卒中后遺癥康復等30余項常見病課程學習;科學謀劃了鄉醫線上培訓三年行動方案,這一創新舉措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鄉村醫生能夠隨時隨地學習最新醫療知識,實現培訓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通過培訓學習,進一步提升了鄉醫診療水平,讓村民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
二是推行定期巡診制度。以滿足基層群眾多樣健康需求為目標,不斷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軟實力。依托醫共體建設,實施對口幫扶工程,依托選派醫療業務骨干進駐衛生室指導工作,提升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同時開展“萬名醫護進鄉村”活動,從2024年活動至今,累計選派140余名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干、基層專家下基層衛生室服務,面向衛生資源薄弱的村衛生室開展巡回醫療工作,打通基層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最后一公里”。
三是落實鄉鎮醫院非工作時間值班及實體診治。我市15處鄉鎮衛生院均已開展24小時不間斷醫療就診服務,對于基層群眾的急癥、急診需求均能提供全天候應急治療;同時,開展“百名專家聯鎮街 千名醫生下基層 健康服務入萬家”活動,累計選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12名業務骨干擔任“業務院長”,162名縣級專家定期下基層服務,通過“傳、幫、帶、教”等方式,強化了基層人才業務能力,提升了鄉鎮衛生院診療水平和效率。
四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杜絕推諉現象。深入鞏固“醫德醫風年”活動成果,要求各基層醫療機構將醫德醫風自查作為醫療投訴糾紛處置的首要環節,出臺了具體實施措施,層層抓好落實,并督促各醫療機構制定切合實際的工作方案和醫德醫風相關制度,定期實施考評;同時持續組織形式多樣的反腐倡廉教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大力宣傳優秀醫務工作者典型事跡,引導醫務人員依法依規廉潔行醫,塑造維護良好行業形象,活動目標和重點任務達到每個醫療機構、每名醫務人員,確保100%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