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娥、劉萬成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關于優化招遠市人民醫院服務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優化便民門診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健康需求
(一)增設便民門診,精細化管理。在患者就診高峰期間,動態調整開放便民門診數量,保證常規患者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拿藥操作。為提高服務效率,在一般便民門診基礎上,2025年市人民醫院又增設了職工普通醫保門診。為用藥方案穩定、依從性良好、病情控制平穩、需長期藥物治療的職工醫保患者開藥,推動開藥患者分流,減少門診高峰期擁堵情況。同時考慮到便民門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易忽視病情變化、醫學藥品知識理解不充分的特點,我市各縣級醫療機構將慢性病開藥融入到普通專科門診中,在門診上簡單對患者評估后再行開藥,在保障效率的同時,減少了患者掛號支出,也大大降低了醫療風險和醫患糾紛。
(二)持續進行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就醫提供便利。近年來市人民醫院從硬件設施、服務優化、信息化建設多方面入手,持續提升患者就醫便利度。一是規范代取藥流程。在門診區域張貼代購碼,家屬可通過攜帶患者病歷文書、檢驗檢查結果,掃描填寫代購二維碼,掛號后醫師按照處方管理辦法開具本專業藥物,切實解決行動不便患者無法到場開藥問題。二是設置便民服務臺,免費提供飲用水,老花鏡、針線包,輪椅等便民用品。在診室內外增加扶手無障礙設施。服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自助機、檢驗取號處提供引導和必要的幫助。三是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務制度,為行動不便、老年患者提供陪診綠色通道,2024年,市人民醫院為70歲以上無家屬陪護的老人及部分行動不變的老年群體提供免費陪診服務,至今共服務患者320余人次。
二、強化停車場管理。定期清理僵尸車
(一)優化停車位資源配置。為解決就診高峰期停車位緊張的問題,自2023年起,市人民醫院合理規劃停車位,嚴格管理各類車輛按規停放,設置電動車、三輪車專用停車位,嚴禁電動車、三輪車占用停車位。設置預約就診停車位,推行預約就診,提高車位利用率,同時降低病號車輛在醫院的停放時間。并在門急診區域預留應急停車位,對急病號開放使用,以免延誤最佳搶救時間。
(二)強化僵尸車常態化清理機制。安排停車場管理方建立月度巡查制度,對停放超60天的車輛進行登記,鎖定疑似僵尸車。對疑似僵尸車進行分級處置:聯系到車主的車輛,限期7日內挪車;對無主車輛,張貼拖移預通知(含法律依據)后,由交通管理部門強制清理。
三、加強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方面
(一)實行住院患者及家屬訪談制度。制定《招遠市人民醫院住院患者及家屬訪談制度》。訪談由黨建辦組織人員不定時、不定點去各臨床科室病房隨機訪談患者及患者家屬。聽取患者及家屬對醫療和護理質量、治療效果、住院環境、按標準收費、醫德醫風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訪談有詳細的訪談記錄,訪談結束后,及時對患者或家屬提出的意見或建議進行匯總并反饋給分管領導及責任科室進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
(二)做好出院患者回訪工作。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的同時,收集對醫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建議,對回訪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并將回訪工作與績效掛鉤,進一步加大考核力度,不斷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
四、加強醫院管理方面
(一)完善醫院管理制度與流程方面,《醫院規章制度》是規范醫院管理、落實工作職責、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導用書。我院在《醫院規章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匯編2019年版》的基礎上,根據《全國醫院規章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2年版》、《醫療質量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醫院近5年的管理實踐經驗,再次修訂了我院《醫院規章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修訂后的《醫院規章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匯編2024年版》分為行政后勤管理、醫療質量管理、護理質量管理和人員崗位職責四個分冊,共收錄醫院工作制度483項,人員崗位職責395項,相較于2019版新增工作制度136項,新增人員崗位職責37項,全面地覆蓋了醫院各項工作和各級人員,對于規范醫院和科室兩級管理、提高醫院整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實用性。
(二)強化醫療質量管理與監控。構建多層次質量控制體系,市人民醫院設立院、科兩級質控小組,每月開展醫療質量檢查及制作質控簡報,重點關注核心制度落實、診療規范執行等情況,引入臨床路徑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的同質化水平。
(三)加強醫院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范。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醫療設備安全、信息安全等。定期組織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提高醫護人員和后勤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應急處置能力。完善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提升醫務人員患者安全意識和對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識別能力,引進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系統,強化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動報告,每季度對患者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系統性改進工作,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醫療糾紛、院感暴發等風險進行預判和防控,為患者營造安全、放心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