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文化宣傳“廣滲透”。線上線下共發力,以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為核心,線上構建文藝傳播矩陣;線下在28個村文化廣場張貼傳統美德海報156張,開展“戲曲進鄉村”等文化惠民活動77場,覆蓋群眾5000余人次。通過大力宣傳,切實讓鄉村文化深入人心。
二是強化資源挖掘“深耕耘”。組建由鎮干部、民間文藝骨干、鄉土文化能人構成的文化小組,對全鎮傳統民俗、古建遺跡、民間技藝等文化資源進行摸排,建立文化檔案庫。截至目前,已挖掘山東秧歌、呂劇等非遺項目8項,修繕抗日殉國烈士紀念塔周邊設施12處,實現讓鄉村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三是強化活動開展“接地氣”。聯合轄區3個莊戶劇團,組建“本土創作+本土演出”復合型團隊,創排呂劇《三代婆媳》、三句半《鄰里和諧》《鴻宴斗志》《主任的妙計》《再生緣》等9部移風易俗題材劇本。截止日前,已完成16場次演出,吸引1200余人次觀看,全鎮村民精神面貌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