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財政等各職能部門作用,更加系統集成、精準有效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招遠市財政局牽頭,聯合發改等12部門印發了《招遠市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若干支持政策》(以下簡稱《財政政策》),現就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過程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近年來,國家及省市出臺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加大資金保障力度,推動黃河流域戰略落實取得了初步成效。為更好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政策體系化精準化,招遠市財政局結合本市經濟發展實際情況,牽頭聯合發改等12部門研究制定了《財政政策》。
二、制定依據
文件主要參考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煙臺市財政局等部門《關于印發煙臺市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若干支持政策的通知》等制度文件。
三、主要內容
《財政政策》提出建立健全“六項機制”,實施25條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生態保護和補償機制。積極發揮生態補償資金的激勵引導作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實施地表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加快推進全域綠化行動,實行森林生態補償制度,調動各鎮街森林資源保護、植樹造林積極性,提升全市森林生態系統功能。
2.建立健全污染防治投入機制。綜合運用財政資金、政府債券、金融機構貸款等方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建立健全財政補貼、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和社會資本相結合的生活垃圾分類經費保障機制;統籌各級財政資金,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支持非道路移動機械報廢更新,加大“無廢城市”建設支持力度。
3.建立健全節約集約用水和重點水利工程投入機制。深入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統籌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和資金保障;提高稅收增收和資源節約綜合成效,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政府債券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力度,引導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護;支持現代水網建設,加大對防洪排澇、美麗河湖、農村飲用水、水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等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
4.建立健全高質量發展支持機制。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加大科技創新發展資金投入力度;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科技型涉海中小企業和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加快發展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產業,落實國家對企業從事海水淡化項目所得稅收優惠政策;深入實施制造業強市戰略,全面落實現有普惠性政策,及時兌現增產獎勵、創新激勵、擴改補助等10方面重點扶持政策;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統籌運用財政、專項債券等資金,加快推進高鐵、快速路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實施農村公路新改建提升工程,推進農村路網建設;嚴格實施涉企資金 “綠色門檻”制度,對節能、排污指標達不到國家和地方標準,或者不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等情況的企業和項目,不得納入財政資金支持范國,引導市場主體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5.建立健全黃河文化投入機制。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積極爭取中央、省和市級資金,支持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開展文旅消費提振年活動,積極創建A級景區、星級酒店以及民宿聚集區、旅游名鎮、鄉村旅游重點村、景區化村莊等鄉村旅游品牌。
6.建立健全資金引導保障機制。加大財政資金傾斜力度,統籌國土治理、生態環保、科技創新、水利、交通、文化、海洋等相關領域資金,加大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重大活動、重點合作事項的支持力度;開展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以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三農”主體為主要經營目標,重點支持單戶擔保金額 1000 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確保支小支農融資擔保業務占比達到80%以上。
解讀部門:招遠市財政局
解讀人:宋麗梅
聯系方式:0535-8212719